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追完晓华追 “鸡排哥”,我们到底在找什么?

追完晓华追 “鸡排哥”,我们到底在找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评论员毕舸,鸡排哥作者:南方锐眼,追完追们找原文标题:《去年来“晓华理发店”剪头发的晓华忻州市某某国际贸易培训学校 如今都去捧场“鸡排哥”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5年10月4日上午九点,到底湖南怀化长泥坡新村的鸡排哥晓华理发店门口,三十四号排队号已经叫到,追完追们找三十多位顾客坐在店内或站或等,晓华手里攥着纸质号码,到底安静得像一个寻常街角的鸡排哥社区理发铺。

没人喧哗,追完追们找没人直播,晓华没有去年11月那种人头攒动、到底道路拥堵、鸡排哥小吃摊林立的追完追们找热闹场面。

记者来时,晓华晓华老师还没到店,甚至不确定今天会不会来。

店员说,现在经营已经回归正常。

墙上的忻州市某某国际贸易培训学校价目表没变,女士洗剪吹四十五,男士三十,和去年媒体爆火时一模一样。

只是,那个曾因“听得懂话”“剪得好”“价格实在”而被全网追捧的理发店,热度像退潮一样,悄无声息地落了。

一年前,这里还是全网焦点。

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让晓华老师剪一次头发。

她成了“听得懂话的理发师”,也是对抗“剪头五分钟、聊天两小时”的行业痛点的符号。

晓华大姐的朴素、真诚、手艺,被无限放大,成为一种反讽都市消费主义的集体情绪出口。

可如今,潮水退去,留下的是一个回归日常的理发店,和一群依然在排队的顾客。

他们或许不再是为了“打卡”,而是真的需要剪头发了。

而就在这个国庆假期,另一个“晓华”正在升起。

不是理发的晓华,而是卖鸡排的“鸡排哥”。

社交媒体上,他的摊位前排起长龙,镜头对准他熟练翻炸的双手,对准他朴实的笑容,对准他“不加价”“分量足”的承诺。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块鸡排。

和一年前的晓华理发店如出一辙。

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情绪,一样的“寻宝式消费”。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总在不停地寻找下一个“晓华”?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理发师、一个普通的小吃摊主,一旦被推上“网红”的神坛,就注定难以长红?

表面看,是流量来了又走,是大众注意力的短暂性。

但更深的,是我们对“真实”的集体饥渴,和对“正常”的不信任。

晓华理发店最火的时候,人们夸她“不坑人”“听得懂”,听起来是赞美,实则是对整个服务行业的控诉。

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理发师好好剪头发、明码标价,竟成了稀缺品质?

当“正常”变成了“稀有”,“平凡”被捧为“英雄”,这本身就说明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态出了问题。

大家不是真的需要晓华剪头发,而是需要一个证明“世界上还有好人”的证据。

于是,她被推上神坛,成为某种精神图腾。

可图腾终究不能天天祭拜。

当人们发现,晓华也只是个普通人,也会累,也需要休息,也会不在店里,那份被神化的期待就破灭了。

她剪的头再好,也不可能每次都完美。

她的价格再低,也不可能无限承受客流。

于是,热度退去,人们转身去找下一个“真实”的象征——鸡排哥。

鸡排哥今天有多红,未来就可能有多冷。

他的命运,几乎可以预见:先是全网追捧,接着是同行模仿,然后是质疑“是不是营销”“味道没那么好”,最后是排队的人越来越少,摊位前恢复平静。

这不是他做得不好,而是“网红”这个标签本身就带着速朽的基因。

网红,尤其是依靠短视频和直播出位的网红,靠情绪点燃,反差出圈,“稀缺感”维持。

可一旦被复制、被常态化,光环就消失了。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种“一阵风”式的追捧,对当事人未必是福。

去年最忙时,晓华三天只睡一个半小时,连下班都没人顶替。

这何尝不是被流量绑架。

这位大姐如今感慨“现在比以前自由”,自由本该是常态,可对她来说,竟成了流量退潮后的奖赏,何其讽刺?

我们一边呼唤真实,一边用流量把她架在火上烤;一边赞美她的朴素,一边逼她透支健康去满足我们的期待。

而当地在最火时摆出二十多个小吃摊、组织非遗展示,看似是借势发展,实则是一种短视的“收割”。

显然,当地没有把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社区生态,而是当成一次性节日集市来运营。

如今道路畅通,摊位不见,居民生活悠闲,看似恢复宁静,但也意味着,那波热潮带来的可能性,已经随风而逝。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一场集体情绪的集中释放。

我们通过追捧某个普通人,来表达对工业化、标准化、冷漠化服务的不满。

可这种释放是短暂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理发行业依然存在沟通障碍,小吃摊依然可能缺斤短两,消费者依然缺乏信任。

于是,我们只能不断寻找下一个“晓华”,下一个“鸡排哥”,像流浪者一样,在互联网的旷野上追逐一个个移动的绿洲。

真正的长红,不是靠流量维持,而是让“晓华”变成常态,让“鸡排哥”的实在成为行业底线。

当每个理发师都能听懂顾客需求,每个小吃摊都明码标价、货真价实,我们就不需要再千里迢迢去打卡一个“好人”了。

到那时,人们剪完头发,顺手买块鸡排,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因为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淡、可靠、无需证明。

可现在,去年剪完头发的人,已经奔向了鸡排摊。

他们寻找的,从来不是一块鸡排,而是一种久违的安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评论员毕舸,作者:南方锐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8749.html?f=wyxwapp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埃及发生多车相撞事故 致2死42伤

    埃及发生多车相撞事故 致2死42伤   当地时间25日晚,在埃及首都开罗前往苏伊士的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多辆私家车与一辆拖车相撞。  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另有4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四辆救护车赶赴现场,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治 ...[详细]
  • 北医三院海淀北部院区今日开诊!

    北医三院海淀北部院区今日开诊! 2025年6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北部院区北医三院海淀北部院区)正式开诊,标志着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此次率先开放门诊服务,包含20个临床科室,其中包括骨科、运动医学科等北医三院的 ...[详细]
  • 错过减速时机 日本“坚韧”号月表着陆失败

    错过减速时机 日本“坚韧”号月表着陆失败   当地时间24日,日本民间企业“i太空公司”发布消息称,分析结果显示,该公司月球着陆器“坚韧”号日前在月球表面着陆失败,原因为高度计出现异常,导致错过了减速的恰当时机。  该公司称,目前正在开发大型 ...[详细]
  • 北京文物修复师“大考”

    北京文物修复师“大考” 2025年5月底,北京文物修复师的“大考”——2025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在位于北京密云的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举行。5月26日,众多年轻人在 ...[详细]
  • 这蘑菇吃着竟然有龙虾味?背后还藏着一起“谋杀案”?

    这蘑菇吃着竟然有龙虾味?背后还藏着一起“谋杀案”? 这蘑菇吃着竟然有龙虾味?背后还藏着一起“谋杀案”?2025-10-30 15:11:49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详细]
  •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遭导弹袭击 已致17人死亡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遭导弹袭击 已致17人死亡   当地时间24日,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检察院表示,俄罗斯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袭击已导致17人死亡,200人受伤,并宣布6月25日为“第聂伯罗哀悼日”。  当地时间24日,乌克兰第聂伯罗 ...[详细]
  • 古特雷斯敦促以色列和伊朗全面遵守停火协议

    古特雷斯敦促以色列和伊朗全面遵守停火协议   当地时间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实现停火表示欢迎。古特雷斯敦促以伊两国全面遵守这一停火协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资料图)  古特雷斯说,冲突必须停止,以 ...[详细]
  • 新增4类智能家居产品享受补贴!北京:最高补2000元!

    新增4类智能家居产品享受补贴!北京:最高补2000元! 关于进一步扩围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商品的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精神,以及《商 ...[详细]
  • 美国得州一图书馆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受伤

    美国得州一图书馆发生枪击事件 致1人受伤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市中心一座图书馆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一人受伤。警方随后在该市南部地区将嫌疑人逮捕。  当地警方表示,受害者已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伤势严重但情况稳定。警方 ...[详细]
  • 警方通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车祸:排除酒驾毒驾斗气车

    警方通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车祸:排除酒驾毒驾斗气车     此前报道:  天津滨海机场一司机开门下车被相邻车道来车撞倒,车门脱落 交警正调查,律师分析红星新闻)  6月17日,天津滨海机场出发层一司机开门下车时,车门被后方相邻车道驶来的车辆撞掉,其本人 ...[详细]